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骨髓移植成功率——营养肠道微生态技术案例

成功案例 Sep 29, 2024

作者:邓宇虹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针对终末期再障患者的"治愈性"手段。然而,骨髓移植前使用大量化疗药物摧毁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增加死亡风险;此外,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免疫抑制药本身带来的严重副作用如腹泻、感染等也是导致移植失败甚至死亡的原因。每一个进行移植的患者和家庭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期待着闯过重重关卡,重获新生。

案例展示

  吴先生,52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20年前的一次感染,没有及时处理,之后出现三系下降,诊断为再障。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往往复发缓解,缓慢加重,他经过了激素、干细胞、睾酮、中药等断续的20年治疗,终于在50岁的时候由于饮酒后加重,血色素只有31克,血小板只有7×109/L,每月均要输血,生活难以继续,幸运的是,他与哥哥12个点相符,他最终决定做骨髓移植搏一搏了。

  吴先生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了骨髓移植。在骨髓仓内,他没有停掉已经服用2年的益生菌(脆弱拟杆菌BF839),并且加大了剂量。他经历了脱发、疲倦、心悸、恶心以及肛周破溃等常见的化疗副作用,但并没有严重的发热、感染、呕吐、腹泻,每日还能保持日常进食量的大部分,他按时顺利出仓了。出仓后3天,他就可以在病区自己走动,一周后没有任何并发症,他顺利出院。此后的一年,除了按时服用环孢霉素、每月1-2次丙球、抗感染和抗病毒外,他没有间断服用大剂量的益生菌以及抗氧化剂。三系恢复的非常理想。移植后3月,他自我感觉非常好,上班并开始接送孩子了。这时,他被孩子传染了“流感”,持续发热,在及早使用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于是他遵医嘱在家继续休息了一段时间。期间,还经历了众所周知的“新冠”,新冠感染导致他的血小板从100×109/L降到50×109/L,但是仍然能维持日常生活。在移植后的半年,他终于恢复了上班。如今,已经移植满一年,除了血小板略低,血色素和白细胞已接近正常,体重增长了10斤,化疗导致的皮肤发黑消失了,他的嵌合体呈99%,这预示着他的移植完全成功,且没有任何的排斥反应。环胞和抗病毒药已经开始进入减停阶段。他又开始了新的人生。

专业分析

  最近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1: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免疫系统及肠道菌群都受到很大扰动;移植后的临床结果,如存活率、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感染等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相关;胃肠道炎症是移植后威胁生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等可以用于调节移植后病人的肠道菌群组成保存多样化的微生物群,其中竞争和定植益生菌抑制致病菌株的过度生长,可能比严重破坏的肠道菌群更可取。

  这例患者的成功,提示我们在骨髓移植期间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并可能有助于抗感染,减少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Peled JU, Jenq RR, Holler E, van den Brink MR. Role of gut flora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Nat Microbiol. 2016 Mar 29;1:16036. doi: 10.1038/nmicrobiol.2016.36. PMID: 27572448; PMCID: PMC5027134.

标签

邓宇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兼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脑科研究所访问学者,擅长以膳食模式(如生酮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微生态制剂(如肠道菌群)为基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难治性和免疫相关性癫痛孤独症、帕金森),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血管病变。 门诊地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诊时间:营养肠道微生态专科门诊,周一、周三下午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