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抗癌靶向药EGFR抑制剂副作用的新角度——营养微生态医学治疗案例

成功案例 Sep 26, 2024

作者:陈滢羽 邓宇虹

                 肺癌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肺癌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其中以分子靶向药物为常用。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棘皮动物微管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抑制剂等。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针对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关键受体、因子、酶、蛋白、基因,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具有靶向性、个体化、疗效高的优势。随着大量临床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肺癌患者过程中易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其症状主要以皮肤不良反应(皮疹)和甲沟炎症状为主。

案例展示

  贺女士,80岁,有糖尿病史,高血压。10年前体检时发现癌胚抗原升高,PET-CT示右肺门肿物,肺组织活检结果为肺腺癌,EGFR(+)(19DEL)。2014年至2020年期间口服靶向药特罗凯治疗,后改为口服易瑞沙并服用半年。2017年查出乙状结肠腺癌,并进行手术,但术后未予化疗。2023年3月发现左腋窝可触及一圆形肿物,7月1日于我院外科行肿物切除手术,术后送检报告为(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来源于肺。7月6日于我院肿瘤科住院。7月19日开始服用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阿美乐)(110mgP0qd)靶向治疗。

  2019年11月贺女士于我院被诊断为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4期,可见双下肢水肿,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结痂,目前服用甲泼尼龙6mg qd。至此以来贺女士备受困扰,无法随心所欲行走的身体加重了郁闷的心情。

  营养科会诊后,我们为她制定了一套营养治疗方案:采用抗癌饮食+微生物制剂的方案。营养治疗是肿瘤康复中最重要的一环,吃的科学合理才能有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在饮食上可以选择芝麻菜、羽衣甘蓝、胡萝卜、黑加仑、蓝莓、深海鱼、橄榄油、核桃、燕麦等;微生物制剂为朱红硫磺菌ttys-997。

  经过治疗,贺女士双下肢静脉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与治疗前对比水肿程度减小了,皮肤发红、结痂的范围也逐渐变小。当然,最令人振奋的是,贺女士已经可以穿上鞋子日行几千步了。

专业分析

  特罗凯、易瑞沙和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都属于EGFR抑制剂。[1]EGFR相关的不良反应中皮肤不良反应最常见,主要包括痤疮样皮疹、毛发改变、瘙痒、黏膜炎、干燥病、甲沟炎等。其中皮疹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其对滤泡及滤泡间细胞表皮信号传导通路的干扰有关。[2]EGFR刺激表皮细胞生长,抑制其分化,保护细胞抵抗紫外线相关损伤,抑制炎症并加速创面愈合,药物抑制EGFR后可影响角质化细胞的增生、分化、迁移及黏附,从而导致皮疹形成。

  《新华本草纲要》中记载:硫磺菌性甘、温,能够补气益血,主治气血不足。[3]现代研究表明,硫磺菌具有调节免疫、增强身体机能、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功效,食药用价值较高。[4]硫磺菌粗多糖对Lewis肺癌实体瘤具有抑制作用, 且硫磺菌粗多糖可以保护小鼠胸腺和脾脏,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鼠体质。[5]实验证明利用从硫色硫磺菌菌丝体中提取的依布利酸(齿孔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进行灌胃治疗能显著抑制大鼠足爪肿胀、降低多发性关节评分及改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从硫色硫磺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依布利酸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细胞具有抗炎作用。我们在此病案中对硫磺菌的使用有效地改善了抗癌靶向药物引起的皮疹症状,并且没有产生其他副作用。这一成功的案例为治疗抗癌靶向药物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改善患者皮肤不良的反应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抗肿瘤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Balagula Y,Garbe C,Myskowski PL,et 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ermatological toxicitie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J]. Int J Dermatol,2011,50( 2) : 129 - 146

[2] Lynch TJ,Kim ES,Eaby B,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associated cutaneous toxicities : an evolving paradigm in clinical management[J]. The On cologist,2007,12( 5) : 610 - 621

[3]王艳华,朱巍巍.硫磺菌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23,30(03):110-122.DOI:10.16488/j.cnki.1005-9873.2023.03.012.

[4]闫梅霞,关一鸣,胡清秀等.硫磺菌菌丝体粗多糖对小鼠Lewis肺癌的体内抑制[J].食用菌学报,2011,18(01):46-48.DOI:10.16488/j.cnki.1005-9873.2011.01.001.

[5]汪鋆植,张琳,孙文军等.齿孔酸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02):23-27.DOI:10.13412/j.cnki.zyyl.2016.02.008.

标签

二代菌临床前沿

二代菌临床前沿,是为关注营养微生态医学,尤其是二代菌(Next Generation Probiotics)与创新营养合剂,的临床医师、研究者与潜在受益者,提供的开放资讯创作、报道与分享平台。

联系我们